在《西游记》中,有一个长着千眼的多目怪蜈蚣精,它肋骨上的眼睛能放射金光,着实厉害。在现实中,其实存在这样的多目怪,学名叫做千足虫。
万年前的一天,一只微型千足虫正在缅甸的森林里爬行,突然一滴树脂从天而降,瞬间包裹住了它的身体,渐渐地它和树脂融为一体,成了一颗半透明的琥珀。
最近,保加利亚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一位德国收藏家那里偶然发现了这颗琥珀。它只是收藏家拥有的个琥珀中的一个,但却是唯一一个保存有多足虫的。
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困在”琥珀里的虫子,长度、复眼、节肢都与现代千足虫相去甚远,它身长8.2毫米,有五对复眼,身体每节相接的地方光滑无毛。
根据发表在《ZooKeys》杂志的研究结果,这是一个以前未知的物种,由于琥珀保存了其最完整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确认新物种的可靠证据。
根据之前的化石资料,千足虫活跃在3.15亿年到2.99亿年前,与恐龙处在同一时期。现存的千足虫种类极多,仅经过识别和确认的就有多种。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种不同的千足虫亲戚。
研究人员使用了微型计算器X射线断层扫描(micro-ct),创建了这个虫子的三维模型,并得到了它的骨骼(外壳,几丁质)、组织、多足以及身体的内部解剖结构。
进一步扫描显示,这只蜷缩了万年的“S”形生物,全身共有35节,从身体构造看,它是一只成年雌性昆虫。
与现代千足虫相比,它又矮又秃,视力还不好。与它同时代,活跃在亿万年前的北美和苏格兰千足虫,长度可达厘米,这只小虫只能算是个十足的小个子。此外,光秃秃的躯干和少而简单的复眼,让它无法归入现有多种倍足纲节动物的任何一种。
琥珀常常能捕捉到惊心动魄的瞬间,比如蜘蛛攻击黄蜂、蚂蚁被寄生螨虫围困这种动态的画面,与之相比,这个封存了千足虫的琥珀显得格外安静,但是却让我们瞥见近亿年前的画面。
看似没有变化的身体,实际上却发生了形态上的显著变化。
厕读观点:目前流行的关于古生物的观点简单暴力,就是一个字——“大”。因为空气含氧量之类的原因,所有生物都尽可能让自己变大。不过从这只小虫子来看,还是有坚持走“小快灵”路线的生物。
参考资料:《ZooKeys》(动物之谜)
你对琥珀中的千足虫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
请随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poa.com/hpcd/1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