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琥珀 > 琥珀产地 > 正文 > 正文

啥天工神工,不敌把石头玩得融洽的好内功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1 11:42:18
郑华国 http://www.yunweituan.com/jkdh

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都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工的敬畏和赞许,

描述这些神奇造物。

我们心目都有一个梦想“天人合一”

既自然造物与人工修饰的完美融合。

事实上,我们很多作品来自

创作者的个人意愿和想法,甚至强行的“扭瓜”

……

榴开百子丨巧雕战国红经典作品作者:刘庆峰

不过,在行业中,如果你细心的话,你发现有不少作品却是自然与人工的修饰完美融合。或许是三分自然七分工,也或许是七分自然三分工,他们与石头很和谐,扮演者石头的伯乐,本期挑选了部分作品通大家分享。

作品:天地育灵猴,材质:阿拉善玛瑙,设计、制作者:章圣清

这件作品是第三届广东琢越杯的一件金奖,差一点就与金奖失之交臂,甚至成了“无名无分”之辈。因为太不显眼了,乍一看还以为是块石头,细看你会觉得惊讶。这件作品唯一雕刻的部分只有上端石猴的脸部,其他的完全没有任何修饰,连底座都是天然阿拉善奇石,似翻江倒浪的之气势。整个描述不用过多解释,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材料与雕工完美融合,极度舒适。

作品名称:道生万物,材质:南流江玉,设计、制作者:苏积昌

这件也是琢越杯金奖作品,如果在现场的话,你会感觉到很耀眼,照片先有点偏暗。这件作品题材为道教题材,正好切合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八卦、植物,每一处都俏得恰到好处,虽是七分雕工,但是感受到的是与自然的融洽。

这件作品是年天工奖的一件作品,作者不详。时间拍摄比较早,有点失真了。和上一件的作品有相似之处,也是人物与石头的氛围相同,所描述的人物大致所知,应该是似屈原或是文人等高雅之士。人物背后为天然的纹理,江海波涛涌动,似乎也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看似平淡,面无改色,实则暗潮涌动,以画轴的方式呈现。

作品:愿景作者:黄进智

南红冰飘天然修饰,作者却以此点题,变万家齐放孔明灯盛况,下方雕琢的是孩童放孔明灯,完美!清晰飘逸,作者是年轻有为的玉雕师黄进智,更多的人认识他,是年的《烛光里的妈妈》首次将南红送进天工奖金奖,不过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很少出作品,每出必属精品,而且没有挑战性的料还不碰。

清梦

这件作品也是黄进智的冰飘南红作品,选的料子非常难得,跟随南红的光影有设计出绝美的空间,可谓是天工与清新相融,不由得想到云南与广东喜冰飘料靠创意为主导,苏州等更似玩满色满肉料靠工艺为主导。相比,你更喜欢哪里呢?

年年有余,设计制作:陈敏

这件是年天工奖现场见到的作品,编者现场拍摄了一张。最为巧妙之处就是两条小鲤鱼,材料为琥珀,不过两条小鱼的部分色泽是蜜蜡了,俏的好,融合的也好。尤其是下面透过灯光,显得剔透漂亮。

年天工奖作品《丝绸之路》

这是天工奖的一件创意奖作品,材质是黄龙玉,其实这款材料没有大面积的雕刻,只是雕了一带骆驼的队伍,却有深远的意境。材料的这面是黄龙玉的断开的一面,犹如西域沙漠戈壁,与雕刻部分相得益彰,既表现了大漠浩渺广阔,又体现了商队繁荣的一面。

龙宝宝作者:冯琪智

这个小龙宝宝,拿出来单独说,很巧也很有意思,如果在戈壁上看到这样的石头,似乎大家可能多踢两脚,不过这样的创意果然让石头有了生命,本身没有去形做处理,依旧保持外面的原貌,在破损处雕琢了可爱的小龙,非常得体。

相濡以沫作者:陈义

陈义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就太多了,高手琢玉,就是那么寥寥几笔,却胜过多少刀工力气,这是几个斑点或者花纹,结果成为了亮点,几道水纹空间、层次立刻凸显出来,当然不是为了刻画去刻画,两条小鱼在依偎,相濡以沫,动物如此,人也一样,高级!

斑斑驳驳的花纹,既又不规则色彩,又要坑洼斑点,若不是将最终效果呈现,很多雕刻师估计耗上个一年半载依旧无从下手。轻轻的修饰,没有过多的雕琢,用天然的瑕疵变成整块石头的最大亮点,请相信一句话,世间本没有瑕疵,只是没有遇对合适的人。

杂乱无章的纹理,随手拈来,本是个色彩难缠的累赘,结果成了丰收的场景。金灿灿的麦穗,享受的是喜悦,可谓天人合一。其实这样的作品很多,以上列举了陈义老师三件小品。

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作品,相比于复杂的雕工,或许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多亮眼的光芒。当某一天真正回顾的时候,你感觉还是原味的好,有些东西可以无限的复制,但是有些雕刻却是别人没法模仿的。什么天工、神工,不敌大自然玩得融洽才的好内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poa.com/hpcd/1269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琥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