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琥珀 > 琥珀种类 > 正文 > 正文

人间顿隔秋谁赏丨张攀续红叶集注疏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8/8 12:36:26

『事已全非空惆怅,花虽相似更凄凉』

作者

简介

张攀,春英诗社社员,武汉大学级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现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者

自序

如果世界是一瓶溶液,人何尝不似一个个分子。分子在溶液里,运动,相逢,擦肩,离别,反应,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轨迹,像极了人的悲欢离合。自从本科毕业以来,独自燕北飘零,加之疫情肆虐,惯看了故友离散,故也添了许多感慨。日复一日的实验,虽然没有让我把人事弄明白,倒是对分子的事有了更多的认知,闲暇之余也把这些光怪陆离的分子故事写入了诗。但是这样一来,有的意象不免艰深,到头来终究是自娱自乐。所幸伟东相知,还兴起将此集做了疏解,或许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今逢诗社约稿,便以此为序吧。

柳三青序

我始终认为,好的诗词是面向真实和当下的。然而,对当代新题材的探索并非易事。比如,有不少作品想书写科技内容,却只是新瓶装旧酒。用了很多科技词汇,但整篇作品空有表相而无科学精神,空有作诗的技术而没有对科技的切实感受。所以,这样的科技诗,无新意、无情意、无深意,不过是翻译了几段百度百科和科普文章,而且准确性和系统性都不如原文,更不如电影视频直观震撼,实在没有多少读的价值。即使读了,也好像什么都说了却又什么都没说。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不真正懂所要书写的领域,只能用相关新闻宣传短视频等五六七八手材料作为写作素材,素材既然有限且肤浅错漏,诗固然好不了。二是与所写的领域没有感情、没有纠葛、没有故事,只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描述几个场面、发表几句感叹,诗就成为了“说得轻巧”的话。三是没有问题意识,不会提关于世界和生命的科学问题,不能思辩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不知科技活动是如何与自己的生活发生联系的。

张攀的分子诗,则是真正的科技诗。同所有好诗一样,好的科技诗需要令人感动,或令人深思,或令人耳目一新。张攀的分子诗,在人和分子之间,在世界和溶液之间,构建了一个比喻寄托的体系,人生如同分子运动,人世间如同溶液混杂,人与人发生联系如同神奇的化学反应,催化剂则是各种各样的“媒人”。这已经足够有意思了。张攀长年潜心研究化学,通过他的分子诗,可以看见他与化学的故事:实验室的酸甜苦辣,惺惺相惜的师兄,同病相怜的电子,美丽优雅如女朋友的荧光……都是些令人动容的故事。

对于科技诗,我想如果可以在惊讶、感动之后,进行深刻的思考,那就完美。遗憾的是张攀的分子诗尚未能引发我的深思,所以,聊且继续怀有这个期待吧。

罗一飞序

某日和伟东论诗,谈到对宇宙派的期待,突然将此集示我。我看后则不得不大惊于“化学派”的风采,于是张大哥的损友柳三青学姐便向我要序,我就斗胆为之了。

先说张大哥其人吧,其实我熟悉他比熟悉伟东要早的多,那时候我在丹青阁,每周五必到诗社写字,除了小荷和汉青之外,张大哥也是周五常客,他总是表现得雀跃又温和,回答着我幼稚又浅薄的学诗问题。后来才得知,他也只比我早一年入社学诗,不由得暗自佩服。我与张大哥有缘,某次向夫子求教,夫子说我的东西少了点“意思”,于是指向朋友圈张大哥刚发的一首《法曲献仙音》,赞曰:“这就是有意思的词。”于辞于情,我受教后才逐渐写出了些东西。及至张大哥毕业,大醉,他在马路上用重庆话和我进行论文答辩。又有一二年,我到京城乞米,和求学的张大哥相见,约了顿饭,彼时所聊,已是沉重的现实了。不过张大哥是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人,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天生的性灵诗人,这一点我是羡慕的,毕竟我的诗人属性已经自觉在这蜂房齿楼间消磨的所剩无几了,想来伟东也好不到哪里去。

再说回诗吧,张大哥学词入手,多法南宋诸家,据说当年寒假苦读某集方修成词笔。诗则略法义山,有西昆风。既不了解,每年一辑,前人之述又备矣,那我就好好说说这“化学诗”吧。其实张大哥以化学事物入诗是很早的事情,而且天然带着一种情怀,不过早些时候还是会显稍隔,思维略限,用我和伟东的玩笑话说就是“开始只会煮下银瓶过下柱,现在就完全不同了。”诚然,张大哥已经凭借着自己的实践,走出了独特的创作道路,如果说夫子是通过古体的语法规则来重构语素,那张大哥就是用近体的意境融化新词,表达自我,而这种近体诗词的意境又恰恰和他本人细致入微的性灵密不可分,这也就又回到了所谓天生的诗人。从技术上看,他用化学名词较多,而且位置摆的十分讲究,动词则一般保留传统,两者之间在感官上达成了巧妙的平衡。例如“基因”之于“缝”,“单重态”之于“跌落”,“分子”之于“脱笼”,还有“君在硅胶第几层”这样的组合拳,完美地将事物的化学属性和自身情绪的古典意境融合起来,以至于让人觉得拥有这样属性的事物应该天生就带有某种寄托,我一个文科生读起来都动容不已。

最后,张大哥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纯真而极具性灵的心赋予了他强大的内功,只要酿以时间,这功力足以将他生活中所了解热衷的一切熔炼成绝世武技,在独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里尽情表演。

诗词

选集

注:张攀;疏:柳三青

诗部

次韵黄仲则绮怀其七

身未隧穿空想容,锦书欲寄复心忪。

梦阑枕上闻粱气,月堕江湄失佩踪。

离散多年犹万里,跃迁微秒在三重。

江湖混沌如溶液,分子脱笼何处逢。

注:分子跃迁到三重激发态的寿命常为微秒级;溶液中反应分子在溶剂笼内的碰撞概率更高。

疏:

隧穿:在量子力学里,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能够以一定概率穿过本来无法翻越的“能量壁垒”;而对于适用经典力学的宏观物体,比如一个人,是不可能穿过这道壁垒去与某人相会的。

离散句,明言人事之离散,暗喻分子之睽违;跃迁句,明言分子获得能量而跃迁到激发态准备发生化学反应,暗喻人心悸动渴望与某人发生联系,然而动情起意不过是在一瞬之间而已。

离散为数学术语,跃迁为量子力学术语,属对甚工。

分子一旦离开溶剂笼,人一旦离开特定的情境,便难以再次碰撞发生奇妙的反应,唯有相忘于江湖。

电子跃迁

束缚愁城命恨悭。如云鬼魅影斑斓。

偶因辐射飞升去,却怕牵萦弛豫还。

奔月何妨尝苦药,堕楼不惧殒朱颜。

舍身跌落单重态,换取荧光纳秒间。

注:分子被激发跃迁到单重激发态,随后可以通过振动弛豫回到基态,也可以通过辐射跃迁的方式回到基态同时发出荧光;荧光的寿命通常为纳秒级。

疏:

首联,电子云被束缚于原子核附近的轨道上。

颌联。辐射飞升,电子吸收辐射的能量而跃迁到离原子核更远、更高能量级的位置,活动范围更广,故云“飞升”。牵萦驰豫,飞升的电子通过振动把获得的能量耗散到周围环境中(不会发出荧光),回到束缚愁城的状态,故云“却怕”。

“奔月”照应“飞升”,“堕楼”照应“跌落”,“不惧陨朱颜”照应“舍身”。因怕驰豫,故飞升之后甘愿谪落,把自己的能量奉献给荧光炫丽的一霎。如怀赤子之心者,牺牲生命追求光明。

辛丑生辰三结红叶

此转年轮分外艰,各如粒子散尘寰。

寄题尺素诗频改,缝入基因梦怎删。

意气重回单线态,愁心更结九连环。

悲欢不过三千字,辑到全时泪已斑。

注:单线态,即基态(一般分子的基态是单线态)

京华初雨感怀

长安弃置惯霾沙,回首江南伞底赊。

落蕊曾逢同别话,敲窗重听独分茶。

魂牵湿袖偏无梦,燕去尘梁各有家。

北纬相离虽十度,雨迟不共一番花。

疏:北纬相离虽十度,谓北京武汉,北京北纬39度,武汉北纬30度。

读汉青词

隔山隔海想斯人。纸上相逢倍觉亲。

似见沉吟灯下影,可怜堕泪水湄身。

笔能委曲情犹切,语弃清新意更纯。

安得郑笺同付梓,铁函不许没风尘。

疏:

汉青,时留学北美,词作多故国之思兴亡之慨,重大拙深,愈趋同光遗老诸家。

恐另有人隔山隔海想斯人更甚。

硅胶薄层色谱

一段琉璃利刃裁,轻匀淡点入缸来。

物于板上分离易,何故春愁展不开。

疏:

色谱:混合物分离分析技术。

琉璃:薄层色谱乃硅胶涂抹在方寸的玻璃板上,传统的硅胶板很大,在使用时需要用刻刀裁剪。

轻匀淡点:把需要分离的物质涂抹或点在硅胶板的起始线上。

入缸来:分离时把硅胶板置于加有展开剂的展缸中。

辛丑春感

照水繁华似太真。沾衣岁岁异前身。

红羊劫后生新蕊,辽鹤归时感旧民。

十里风曾为诔谥,一湖雨又葬香尘。

情知乌托终虚有,梦筑桃源暂避秦。

借得春风扫翠蛾。海棠妆淡照凌波。

汉皋佩是梦中赠,油壁车曾枝下过。

度曲瑶台声缥缈,分茶月榭影婆娑。

谁怜看碧成朱客,散落天花附著多。

渐渐砂芯漏去痴。背人重忆并肩时。

魂销伞上樱花雨,肠断楼前栀子诗。

遇后相思空结蕊,别来单影未舒眉。

寻春不到初逢夜,空对琵琶伴笛吹。

疏:

一首归乡感时伤世,二首追思武昌旧事,三首重忆风月情思。

樱花雨:戊戌集中有与人夜游樱园甘州四首。

栀子诗:庚子集中有咏栀子词澡兰香“三年辗转,二载相思”句,上溯三年即17年,上溯二载即18年毕业时。

琵琶、笛,皆当时所用、后来寄托之物。

寄伟东

吹落星尘夜带香。平湖陌上到句芒。

送人前度攀垂柳,追昔重来看海棠。

事已全非空惆怅,花虽相似更凄凉。

天台失路无从去,地北刘郎忆阮郎。

疏:

星尘:18年作者、齐博文、伟东同游张家界,夜观电影《星尘》;19年伟东江五故事《星尘追忆》,灵感出于此。

伟东又名柳三青。作者词中之柳,十之六七关及柳三青。19年,柳三青访作者于北大,共赏海棠,作者赠词有“小径落花成阵”句。

柳三青句“重来我亦是刘郎”。时作者在北,柳三青在南,言地北刘郎忆阮郎,岂非颠倒?

词部

鹧鸪天柱分离

中夜谁持紫外灯,彩虹板上照荧荧。满窗星月幽如梦,一柱琉璃冷似冰。

溶易散,觅无形。游离分子惯飘零。我今滴落银瓶里,君在硅胶第几层?

注:柱层析是常用的化学分离手段,常用硅胶作为填料。

疏:

上阙,深夜做实验情景。有些物质在紫外光照下会显现独特的荧光。三四句,意境绝美,实验室苦乐竟如此动人。

下阕,托喻于化学,寄情于分子,极尽浮世飘零孤独无奈之感。

鹧鸪天

阅尽红桑不减痴。年年还记寿君时。十分心事言难尽,一段春风寄已迟。

从南北,更交歧。天涯努力剩相思。樱花故事凌波梦,刻入基因今始知。

疏:末两句,所谓至情至性,浪漫之至,纯真之至。

鹧鸪天

错过河山几万程?蓝桥辗转遇云英。人间顿隔秋谁赏,桂下难逢曲独听。

圆易缺,梦长萦。凌波倩影在江城。背人低拜相思月,照去平生未吐情。

沁园春游沈园

旧馆重修,旧句新题,旧镜难圆。是钗分银汉,桥无鹊筑,海生蓬岛,信少鱼传。诗壁零尘,惊鸿掠影,梦里蓝桥路也偏。园门外,幻英雄下泪,久伫墙垣。

伤心岂止名园。对沉陆、几多啼血篇。为仲卿情愫,难忘故剑,桓宣英气,苦恋中原。哀曲空鸣,辛酸独试,未负河山终负缘。斜阳古,向池波影里,时见双莲。

沁园春寄春英毕业诸君

谷出流莺,海泛征槎,唤起思量。算山中悲喜,都存记忆,人间来去,各失行藏。久滞江湖,惯看风絮,此后萍逢料渺茫。桃阴下,想题门崔护,顿老刘郎。

几回煮雪西窗。把梅子酿为琥珀光。更鉴湖灯火,江城赋笔,合成梦幻,演出兴亡。磁带留声,基因载忆,故事重温空断肠。扶摇去,愿君仍烂漫,我不彷徨。

疏:15年江五夫子终场词《喜迁莺》有“迁乔出谷,好作流莺,一双来往”句。

柳三青《柳梢青大雪日诗社换届寄北京老张博文》有“了却风流,刘郎去后,崔护来时”句。

基因载忆,想象妙绝。倘若春英记忆可以通过基因遗传……

末拍可与番薯句“愿浊醪正好,我犹年少,使君未老,春与人归”并称送毕双绝。

沁园春赠别王熠师兄留美康奈尔大学

柳暗长亭,波皱平湖,别恨新攒。似同笼分子,终归扩散,一枝风絮,不许迁延。经夏多情,新秋无主,黄菊开时两地看。扶摇去,念泰西云路,万里情牵。

如师胜友三年。记次次、相询到夜阑。有鲍林颖慧,科恩意气,文章同论,术业频传。过柱伤神,洗瓶堕泪,去后橱尘四氯寒。天涯远,况尘寰疫里,且保平安。

注:鲍林,LinusCarlPauling,量子化学家;科恩,WalterKohn,量子化学家。

疏:

自古诗词罗列典故,无外神仙圣贤、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有鲍林颖慧,科恩意气,文章同论,术业频传”,论及科学名人,读之耳目一新。

文章,谓科学论文,《Science》、《Nature》、《JACS》之类。

四氯甲烷,师兄所赠。

绛都春票圈赏珞珈樱花

飞琼幻化。到尘世分春,因谁低挂。素靥窥窗,相顾倾城春风夜。寒霙吹落鸳鸯瓦。记清泪,和愁吹下。雨狂泥润,香埋玉瘗,倩徐熙画。

须讶。千山隔断,算重省、不似旧时游冶。看了还看,最忆簪花荼蘼架。有莺难证枝前话。早辜负、多情春夏。故园今又东风,恐花已嫁。

疏:恐花已嫁,似有所指。

满庭芳重访大观园

波镜瑶天,墙扶瘦蕊,红楼梦外相逢。潇湘藏绿,栊翠锁梅红。地北寿阳开晚,笑槛外、难乞寒冬。转幽径,沁芳桥下,读曲与谁同。

怕过花瘗处,泥前和泪,冢上飘蓬。一生事,倩莺诉与东风。戏影时空交错,风吹醒、蝶境成空。重来恨,名园在世,人却在书中。

一萼红燕园夜见樱花

过西园。有堆云嫩蕊,春半入尘寰。粉傅何郎,香消荀令,油壁人见生怜。月中影、停车来看,讶碑刻、身世记西迁。根托扶桑,魂萦楚地,移在长安。

多少看花心绪,渺簪花故事,迥别当年。素雪离宫,流莺出谷,南国见说春残。算曾踏、天门谁扫,沾结习、代谢有邯郸。倦客花前掩泪,树也无言。

梅花引

访陶然亭高君宇石评梅墓,其墓上铭文曰:“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石评梅手刻也。

生如焕,明如电,迅忽如星死犹灿。有佳人,刻碑文。摩挲石上,字字记忠魂。君生劫后无伊吕,泪眼相看铜仙去。访奇谋,向红楼,投笔驱驰,岂为觅封侯。

命辗转,意缱绻,同心未结魂先散。梦难酬,志长留。残星遗火,遍地几曾休。神州终换升平世,楚些年年招到此。剩人情,尚难平。应许重逢,双宿化流莺。

扬州慢暴雨后几日列车过新乡

水尚围城,麦还照影,隔窗时见流莺。幻时空静止,满街巷车停。旧田埂、都无人迹,失巢梁燕,不住哀声。到黄昏、些许寒灯,风里微明。

河阳重过,泪偷垂、此恨难平。想烟袅前村,灯红旧市,谁护温情?目极夕阳憔悴,旗翻处、堤在波清。渐列车行远,人间各自飘零。

长亭怨慢再别

记初别、长亭挥手。又送长亭,折来秋柳。隐隐香车,万山遮在画楼后。楚遥京远,逢不易、何言守。失落在天南,剩缺月、霜华依旧。

回首。恨相逢不早,误了春归时候。秋风再遇,也难得、西窗听漏。待冬雪、寄与江南,但愿得、冰清人久。为别后伤情,无病沈郎腰瘦。

风入松立冬看雪

谢家飞絮亦无根。飘坠作梨云。万山淡著飞琼影,谢阆风、重见芳尘。辛苦卜占花褪,自来妆点晨昏。

玲珑难寄楚江人。于手化余温。冰花前梦还如是,纵多情、融水无痕。谁借徐熙椽笔,画留今日真真。

甘州观省昆昆曲《世说新语》有感寄伟东

似青铜弃置在红炉,销熔只须臾。况天生愁网,山如势垒,地画长弧。人又飘零何处,缘吝一封书。秋日相逢约,秋去都无。

休念湖滨桂子,算天香摇落,谁酿屠苏。自汉南别后,无兴向当垆。借高楼、都成燕子,问冰蟾、可有梦堪租。平生事、已浮沉久,仍在迷途。

作者丨张攀

编辑丨彭焯

审核丨尚永亮、春英内阁

春英诗社

chunyings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poa.com/hpzl/10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琥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