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琥珀 > 人造琥珀 > 正文 > 正文

学术丨李若水绘画资料中所见的宋代建筑避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3/31 14:07:23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www.jpm.cn/article-123588-1.html
                            

学术丨李若水:绘画资料中所见的宋代建筑避风与遮阳装修原创李若水建筑史学刊

施用于建筑外檐的装修构件,不仅具有避风、遮阳、调节建筑室内温度的功能,也是建筑外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存早期建筑遗构中保存的此类构件很少,为系统深入研究这些构件的形制和用法带来了一些困难,但两宋的建筑绘画中保存了相当多当时外檐装修的图像资料,能够补充实物资料的不足。本文即通过对这些图像资料的考察与分析,结合《营造法式》等文献的记载,讨论宋代建筑中常设于建筑外檐,起避风遮阳作用的擗帘竿、避风?、障日?、引檐四类构件的形制与用法,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多样的建筑外观效果。

绘画资料中所见的宋代建筑避风与遮阳装修

DecorativeArchitecturalElementsRepresentedinSongPaintings

李若水

施用于建筑外檐的装修构件,不仅具有避风、遮阳、调节建筑室内温度的功能,也是建筑外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外檐装修构件相比建筑内部的各种结构更易受损,且本就是附属或临时设施,因此现存遗构中保存的此类构件很少,尤其是早期木构建筑外檐装修的实例更是凤毛麟角。而由许多两宋时期的建筑图像可见,当时建筑的外檐,多安设精巧的隔扇、勾栏等木装修,并加设各式庇檐、悬挂帘幕,通过这些装修构件的不同组合,形成丰富多变的建筑外观。在《营造法式》等文献的记载中,也可见关于擗帘竿、避风?等多种建筑外檐装修构件的记载,足见其在当时建筑中的普遍使用。因此,在缺乏实例的情况下,要了解早期建筑各种外檐装修的形制与安装使用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建筑外观,就需结合文献记载,并大量参考当时的建筑图像资料。

宋代绘画中建筑形象的写实性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潮时期,宋代画家尤其是宫廷画师们,也常将宫苑建筑和山野市井场景作为表现题材。北宋末年《宣和画谱》中即有“宫室”一门,证明当时建筑画已成为专门的画种。由传世的宋代绘画作品如《清明上河图》《十咏图》等可见,当时的一些建筑绘画描绘精细,对建筑各部分结构的表现真实而准确。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称:“设或未识汉殿、吴殿、梁柱、斗栱、叉手、替木、熟柱、驼峰、方茎、额道、抱间、昂头、罗花、罗幔、暗制、绰幕、猢狲头、琥珀枋、龟头、虎座、飞檐、扑水、膊风、化废、垂鱼、惹草、当钩、曲脊之类,凭何以画屋木也。”北宋李廌《德隅斋画品》中记载了当时建筑画名家郭忠恕绘制的《楼居仙图》,称其“以毫计寸,以分计尺,以寸计丈,增而倍之,以作大宇,皆中规度,曾无少差,非至详至悉委曲于法度之内皆不能也”。可知北宋的建筑画家需要谙熟各种建筑类型、结构和装饰,因此当时绘画中对建筑结构形制的表现多是比较写实的。虽然画中建筑不一定都对应具体原型,但至少应该是按照当时的建筑制度绘制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建筑的普遍做法,甚至可能是以建筑的真实尺寸为依据,按照一定比例尺绘制而成的。

与北宋绘画作品相比,南宋宫廷画家李嵩、马远、刘松年等人的传世作品反映出南宋建筑画在北宋的基础上更为注重构图美感,通过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渲染意境,对建筑本身的描绘虽然出现了一些写意的趋势,但仍准确表现建筑的外观形象。因此,两宋的建筑绘画能够作为今天了解当时建筑面貌的重要依据。

图1宋代郭忠恕(传)《明皇避暑宫图》

图2元代李容瑾绘《汉苑图》

由于距今时代久远,传世绘画作品的作者和年代判断时有争议,许多风格类似的作品在判定的年代上却相差很远。如传为宋初郭忠恕名作的《明皇避暑宫图》(图1,图3)与元代李容瑾的《汉苑图》(图2,图4),在整体构图和建筑形象上都十分相似,某些建筑细部的表现手法也如出一辙,很难让人相信是时隔数百年的作品。傅熹年先生认为这两幅作品均绘于元代,且“这两图实际上共用一个稿本,各有小的变化异同”。

图3《明皇避暑宫图》局部

图4《汉苑图》局部

另外,一些建筑画的认定年代与其中建筑形象的时代不符,如传为唐代李思训画派作品的《宫苑图卷》《宫苑图轴》《九成宫图》等金碧山水画,其中建筑出现了全琉璃瓦顶、上下全为格眼的格子门、牌坊等与唐代建筑的发展状况不符的形象。据此,傅熹年先生也对这些画作的年代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时代上限应不早于南宋。

由此可见,传世画作的认定年代并不一定能与其中建筑形象的年代严格对应。一方面,如上述几例,画作本身的年代判断可能存在问题;另一方面,绘画本身也有其固有的程式或稿本,不一定是完全表现当时建筑的写生作品,一些后代画家临摹前代的作品时,也很可能在某些方面延续了前代的建筑风格。而将所有相关画作进行准确断年,则非笔者目前学力所及。因此,本文在选取建筑图像时,更多考虑建筑图像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性,而不严格限制在认定为宋代的绘画中。

绘画资料中的擗帘竿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记载的宋代建筑外檐装修包括各式门窗、勾栏、擗帘竿等,其中门窗勾栏已经得到了较充分的研究,而擗帘竿因《营造法式》本身记载简略,又少有实例参照,其制度还不甚明确。然而通过绘画资料与文献记载的结合,可以明确擗帘竿是宋代建筑最为常用的外檐装修构件之一。根据建筑本身的等级和功能,可以通过擗帘竿与不同构件的灵活组合,形成或华贵富丽,或简洁清雅,或轻巧灵动的外观形象。

《营造法式》中对擗帘竿的记载甚为简略:

造擗帘竿之制:有三等,一曰八混,二曰破瓣,三曰方直,长一丈至一丈五尺。其广厚皆以每尺之高积而为法。

擗帘竿:长视高,每高一尺,则方三分。

腰串:长随间广,其广三分,厚二分。(只方直造)

凡擗帘竿,施之于殿堂等出跳之下;如无出跳者,则于椽头下安之。

顾名思义,擗帘竿为安设竹帘所用,与腰串组成建筑檐下附加的轻质框架。

图5三种擗帘竿做法示意图

根据《营造法式》的记载,擗帘竿为立于檐下的小柱,其截面有三种不同级:八混、破瓣和方直。参考《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中对格子门桯、腰串线脚的描述,可知“八混”指其截面由八段凸曲线组成,其柱型类似瓜楞柱;“破瓣”指其截面转角部分向内作直角凹槽,与清代建筑中常见的“海棠瓣”线脚类似;“方直”指其截面为不做线脚的正方形。而竿断面的尺寸与高成正比,边长为高的3%。由这些描述可知,擗帘竿是一种以线脚装饰的细高木杆(图5)。

参考《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中对门窗腰串的描述,腰串应为连接两根擗帘竿的横向构件。腰串安装的高度未写明,其断面为高宽比3∶2的矩形,尺寸也与擗帘竿高成正比,断面高度为竿高的3%。

图6擗帘竿结构示意图

据上文,在殿堂等有出跳斗栱的建筑中,擗帘竿安装在斗栱出跳之下,而无出跳斗栱的建筑中,擗帘竿直接安在椽头之下,这说明擗帘竿既可以用于高等级殿堂,也可用于无斗栱的低等级建筑(图6)。

另外,《营造法式》中还规定了竿的高度为一丈至一丈五尺。分析这一高度数据,对照现存宋、辽、金时期建筑实例数据和文献中所记载的建筑柱高(表1,表2),大致估算有斗栱建筑出跳之下的高度,可知一丈五尺的高度大致对应着三至五间的中小型建筑,七间以上的大型建筑必须在有副阶的情况下才能够适用,这从侧面反映了擗帘竿的适用范围。

表1部分宋、辽、金建筑实例檐柱高度

注:表中各建筑数据引自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表2文献中所记部分宋代建筑檐柱高度

注:表中各建筑数据引自周必大《庐陵周益国文忠公全集》,卷一百七十三,庐陵欧阳棨刊本。

从绘画中可以了解擗帘竿的具体形象与做法。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纳凉观瀑图》中水榭所用擗帘竿,最为接近《营造法式》中的规定(图7):竿安置于斗栱之下,竿之间的腰串被竹帘及其上部的幔所遮挡,但根据悬挂幔的位置,可以推测腰串几乎位于擗帘竿的顶部,与柱上的阑额同高。另外,此图中还可见擗帘竿的下部与水榭的简易栏杆结合,直接作为栏杆两端的望柱使用,这也反映了擗帘竿与勾栏最常见的位置关系。

图7宋代佚名绘《纳凉观瀑图》(局部)

而在一些宋画中,即使在有斗栱的建筑中,擗帘竿也可能安设在斗栱外围檐下。南宋《金明池争标图》中的临水殿阁,不见腰串,擗帘竿上端位于角梁之下,下部与勾栏结合,位置类似于后世建筑中设置的“擎檐柱”(图8)。传为赵伯啸所做的《风檐展卷图》中的凉榭,在擗帘竿上部约和阑额同高的部位安装腰串,底部安装地袱,将柱头斗栱和柱间的鹅颈勾栏包围在内(图9)。

图8宋代佚名绘《金明池争标图》(局部)

图9宋代赵伯啸(传)绘《风檐展卷图》(局部)

值得注意的是,此二图中的建筑也都安设了竹帘,但竹帘均未安设在擗帘竿上,而是直接安在柱头阑额下。这说明安装竹帘并非擗帘竿的唯一用途。实际上,如《女孝经图》等宋画中的形象,竹帘可以直接安在阑额位置,完全不使用擗帘竿(图10)。

图10宋代马远(传)绘《女孝经图》(局部)

因此,擗帘竿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悬挂竹帘,在宋画中最常见的,反而是擗帘竿与另一种重要的外檐装修构件—避风?,组合使用的做法。

绘画资料中的避风?

避风?之名,不见于《营造法式》,但在南宋文献中可见其记载,说明此类构件应发源于江南地区。陈骙《南宋馆阁录》中记:

(秘书省)右文殿五间……前设朱漆隔、黄罗帘。……后山墙周以壁风朱漆?,绕以栏楯。

殿后秘阁五间……阁上下周回设朱漆隔子,黄罗帘并风?,绕以栏楯。

周必大《思陵录》中也记录了建筑使用避风?的情况:

(永思陵上宫)殿一座……周回檘风?共一百二十扇,并构栏子一十七间,并系矾红刷油造。及腔内出线小绞子共三十八扇,系朱红漆造,黄纱糊饰。

(下宫)前后殿二座……红油造柱木并板壁二十四扇。朱红漆造出线小绞槅子四十扇,黄纱糊饰,安钉鍮石叶段事件。并矾红油造擗风?八十扇,并构栏子八间。

(慈福宫)次后楼子五间,上下层并系青绿装造,黑漆退光柱木,周回明窗等,头顶板瓦结瓦,方砖地面。漆窗隔、板壁、鹊梯、周回避风?等。

以上文献中描述建筑外檐装修时的顺序值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poa.com/rzhp/12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琥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